【糧食安全】農業部長︰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加快種源技術攻關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21/01/04 14:43

最後更新: 2021/01/04 14:43

分享:

分享:

中國尋求在科技上突破美國圍堵之際,保障糧食安全亦成為重點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一項重點任務,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。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,種子是農業的「芯片」,要加快啟動實施種源「卡脖子」技術攻關。

他並指,已立下「軍令狀」,要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,做到「兩穩一增」,即穩口糧,穩大豆、增玉米。

防出現極端斷供情況

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度提出,要解決種子和耕地問題,且列為來年重點任務之一,中央農辦主任、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,提出種子和耕地問題的核心邏輯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。保障糧食安全,關鍵在於落「藏糧於地、藏糧於技」戰略,而種子和耕地就是「兩藏」戰略的兩個要害。他認為,種子是農業的「芯片」,耕地是糧食生產的「命根子」。

中國的主要農作物中,水稻、小麥種子基本為國產品種,玉米、馬鈴薯等種子部分需要進口,畜禽種質資源則長期依賴進口,如種豬、牛、雞等多從歐美等地引進。

唐仁健表示,中國種業自主創新確實與發達國家有差距,一些品種、領域和環節,如果出現極端斷供情況,雖然不會「一卡就死」,但確實會影響農業發展速度、質量和效益。

他稱,2021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,「十四五」開局,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,又是中共建黨一百周年,保持糧食生產穩定意義重大。

他表示,要把種業作為「十四五」農業科技攻關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任務來抓,加快啟動實施種源「卡脖子」技術攻關,保持水稻、小麥等品種的競爭優勢,縮小玉米、大豆、生豬、奶牛等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,堅決打贏種業翻身仗,確保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,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。

立下「軍令狀」 確保全年產糧穩定在1.3萬億斤

唐仁健還表示,農業農村系統已立下「軍令狀」,務必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,並力爭穩中有增。具體說,要做到「兩穩一增」。第一,穩口糧,確保口糧絕對安全,南方雙季稻2020年擴種的面積不能減少,同時要提高單產;黃淮海和西北地區小麥面積要力爭有所恢復。

第二,穩大豆,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,力爭面積穩定在1.4億畝以上,提高單產和品質,確保用於豆製品等的食用大豆國內自給。第三,增玉米,重點擴大東北地區和黃淮海地區玉米面積。

他指,據氣象部門分析,今年旱澇極端天氣發生概率增大,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威脅依然存在,要提前制定預案,做好監測防範。

中國被「卡脖子 」 種子危機隱現

中經會提糧食安全這「卡脖子」技術攻關 立志打場翻身仗

責任編輯:蒯宇澄

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,Bookmark hket.com中國頻道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